已加入收藏
已取消收藏
menu
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
/
熱搜內容
現正閱讀
旅遊變治療!富裕家庭新風潮:放假修復親子關係
畫重點
段落筆記
新增筆記
「請稍等」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!一次掌握,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
0
/500
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
儲存
至頂箭頭

國際 | 全球話題

旅遊變治療!富裕家庭新風潮:放假修復親子關係

旅遊變治療!富裕家庭新風潮:放假修復親子關係
西方國家正面臨大規模的財富迭代傳承,但其中傳承失敗的主因是親子關係不佳,也因此國外興起「家庭治療假期」。 (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
撰文者:陳育晟 編譯
商周頭條 2025/07/03
摘要

在富裕家庭眼中,傳承的不只是金錢,更是情感與關係。然而,數位干擾、成就壓力與親子疏離,讓代際鴻溝日益擴大。於是,一種結合心理治療與奢華旅行的「家庭治療假期」悄然興起,它如何改寫親子共處的想像?

澳洲、美國等國家,目前正面臨「銀色海嘯」,也就是大規模的財富迭代傳承。多項研究均指出,財富傳承失敗的主因之一,便是溝通不良和人際關係挑戰。該如何迎刃而解?答案是,家庭旅遊。

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不少富裕父母正豪擲數萬美元,與孩子一同度假,並在旅途中處理家庭關係。這種「家庭治療假期」(Family Therapy Vacations)是精心設計的靜修活動,把專業諮詢和傳統假期的放鬆元素融為一體,讓家庭能在旖旎風光中專注改善彼此關係,可以是週末小旅行,也可以是為期一週的沉浸式課程,取決於家庭需求與偏好。

而一場成功的家庭治療假期,至少需要5大關鍵要素,不僅要有專業治療師、諮詢師引導過程,也要有結構化治療課程、家庭連結活動、個人反思時間、放鬆和娛樂機會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2023年成立的Bluestone Families,家庭治療假期就是營運項目之一。該公司由曾任人資主管的羅比亞蒂(Andrea Grant Robblati)和家庭心理學家布蘭德納(Deirdre Brandner)創辦。

各有3個子女的她們認為,在數位時代中,撫養孩子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困難,即便最富有的階層也一樣。因此,他們規劃要價8萬美元(約新台幣232萬元)的行程,從美味餐點到刺激的戶外活動都包括在內,還有一位專業治療師隨行。

35歲的瑪德琳(Madeline Avery)和丈夫傑克(Jack Avery)在澳洲經營豪華遊艇租賃公司,擁有一對8歲及5歲的孩子,卻擔心下一代會過度驕縱。

他們在2024年10月到紐西蘭莊園參加渡假營,儘管仍徜徉在風景如織的景緻,但從射箭、划橡皮艇活動間,父母積極解決孩子們的挫折感,一家人也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,並在晚餐時養成新習慣——分享當日的「高峰與低谷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「在那裡待1週的收穫,比在法國3週更多,」傑克表示。

為何富人家的孩子更焦慮?

在美國紐約州執業的心理學家多納修(Paul J. Donahue)表示,富裕家庭的孩子,通常面臨2大挑戰:極大成就壓力、常常感到與父母疏離。他認為,這些困境在近年來加劇,但能對抗焦慮、抑鬱、孤獨、藥物濫用的最大解藥,就是擁有家庭親密感。

旅行社Menzies Luxe Retreats創辦人孟席斯(Christy Menzies)觀察,限制這些富裕家庭連結的並不是金錢,而是時間,對他們而言充份利用旅行時間很重要。澳洲行為科學家斯拉烏塔(Patrycja Slawuta)解釋,這是因為把人們從熟悉的環境中抽離出來,會打開他們的思維,他們不會像往常一樣扮演既有角色。

換言之,透過共同克服挑戰的經驗,結合度假帶來的正面回憶,可在家庭成員間創造親密感與相互理解。此外,心理學和腦科學科普媒體NeuroLaunch也指出,家庭治療假期有助溝通技巧提升,並從中提升問題解決能力,可讓家庭成員攜手面對未來新挑戰。

當傳統的家庭旅遊已無法回應親子之間日益複雜的情感需求,融合心理學與奢華體驗的「家庭治療假期」,不只是逃離日常,更是一次重啟關係的深度旅程。

資料來源:華爾街日報NeuroLaunchBluestone FamiliesFamily Therapy Vacation

責任編輯:陳瑋鴻
核稿編輯:楊少強

家庭 親子關係
商周頭條
商周頭條
商業周刊編輯部
展開箭頭

除了每個星期四,熱騰騰準時上架的《商業周刊》以外,「商周頭條」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、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,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FOLLOW US
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
加入好友